EAM2010企业设备资产管理系统 |
(企业版产品介绍) |
一、产品特点 |
EAM2010系统,是以企业资产、设备台帐为基础,以工作单的提交、审核、执行为主线,按照故障维修、预防性维修、预测性维修中可能模式,跟踪、管理资产的全寿命过程。以提高维修效率、降低总体维护成本为目标,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集成在一个数据充分共享的管理信息系统中。 |
 |
(1)全面集成的业务功能 |
■EAM2010系统,以优化管理为目标,支持建立完整的设备管理工作规范标准,形成从设备系统、装置、单体设备、部位、零部件一套完整的设备体系结构;基于单体设备的运行、停机、缺陷、事故、故障、点检、检验与检测,建立从现场到科室的支持高效、优化管理的完整数据信息体系及其统计报表。 |
■EAM2010系统,以任务管理为核心,按用户定义的管理权限结构,实时提供待办任务、工作计划、已完成任务及其费用清单,并可按地点、部门、生产线(装置)、单体设备、任务种类、时间点查看,使主要的工作任务始终处于管理机构的监控之下,保证工作进程、人力资源、资金的合理配置与运用。 |
■EAM2010系统,引入了知识管理思想、设备技术工作标准体系,使系统在胜任设备基础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同时,提供对故障分析、状态监测、预防维修的支持,帮助企业运用现代设备管理方法与技术手段,提升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和工作质量,为产品结构调整、生产计划制定、设备更新改造提供决策支持。 |
■EAM2010系统,建立完整的设备技术工作标准,如设备部位的故障体系、维修标准、保养标准及设备点检、完好检查、精度检验、状态检测、润滑工作标准等,以故障管理为核心,根据运行、停机、缺陷、故障、事故、点检、检验、检测记录,运用多种故障分析方法,对设备停机和故障进行统计分析,依此判定应采取的维修保养措施。 |
■EAM2010系统,建立故障维修、定期维修、预防维修、可靠性维修、状态维修相结合的综合维修体系,提供由被动(计划)维修向状态(预防)维修过渡的技术方法与管理方法,解决向现代化管理发展的技术实施和体系障碍。 |
■EAM2010系统,建立维修项目技术标准(经验)数据库,使维修任务与人力资源、生产进程、备件计划、优先级别、自修或委外综合平衡,使维修工作在计算机技术保障下,实现可控的、合理的、技术保证的、费用最省的管理。 |
■EAM2010系统,建立设备状态检测技术参数指标库,通过对在线或离线检测记录的处理分析,使用户始终掌握主要设备的技术状态。 |
■EAM2010系统,将企业现场工作管理和管理部门工作任务控制和结果统计分析为目标,旨在建立设备管理的从现场到管理部门的一体化工作平台,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费用,促进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 |
■EAM2010系统,将企业设备资源作为企业的资产进行管理,提供设备资产管理流程设计、工作规程与控制标准建立,以追求资产的优化和资产投资回报的最大化,利用计算机系统来控制设备资产管理的整个流程,并即时传递影响生产的有关设备运行和维护的信息,以最小的费用成本确保设备的高效能工作,确保设备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
(2)开放的数据接口 |
EAM2010系统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使得用户可以方便的对该系统进行扩展与包括ERP或MRPII进行无缝连接。 |
(3)友好的用户界面 |
EAM2010系统的界面采用用户熟悉的Microsoft Windows风格,其清晰易懂、设计布局合理的界面让用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降低了软件的培训成本。 |
(4)强大的报表分析和自定义报表功能 |
EAM2010系统提供强大的报表分析和自定义报表功能,使得用户可以随机组合合理分析有效数据,在打印功能上可以结合所需进行自定义相关报表。 |
二、功能简介 |
前期管理 |
本模块主要指设备 资产采购管理,从申请到验收的全过程,分为计划(申购、选型、采购计划)、合同(合同、到货、安装)、商务(付款、索赔、退货)三个阶段。 |
资产 管理 |
本模块主要对设备 资产在帐务方面进行管理,覆盖设备从立卡起直到失效为止的整个使用过程。 |
运行管理 |
本模块主要是对设备运行过程中设备的运行情况、维护和出现的问题进行管理,功能包括事故、故障、停机、运行记录,点检、完好检查、定期检查、精度检验、状态监测等,并在基本运行信息的基础之上进行各种分析预测。 |
维修 管理 |
本模块具有定期计划维修,更加强调综合维修模式,以维修任务(维修工作计划)和维修工单的处理为核心进行功能设计。强调过程控制,同时考虑灵活的实现方式,可以允许用户在实施中直接处理任何维修任务而无需计划、工单等前期处理,以适应简单管理的客户的工作需要。及维修标准项目库的建立,维修标准项目既可以由专家输入,供操作人员输入维修记录时使用,也可以根据操作人员输入的维修记录生成经验式的维修项目。同时还强调维修计划、实际实施过程中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统计分析,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合适的调整。 |
维护管理 |
本模块主要根据设备一保、二保和润滑周期自动生成保养计划。强调过程控制的同时考虑灵活的实现方式,可以允许用户在实施中直接处理任何保养和润滑任务而无需申请、计划等前期处理,以适应简单管理的客户的工作需要。强调保养和润滑计划、实际实施过程中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统计分析。 |
工单管理 |
本模块是将设备维修、设备保养、设备润滑的各项工作计划汇集在一起,以及考虑设备点检定标、完好检查定标、精度检验定标、状态监测定标的情况,形成工作任务目录。 |
特种设备 |
在设备管理中,有一些设备有特殊的属性和管理。因此本模块对特种设备做单独的处理,它们的基本信息来源于设备卡片,既与设备卡片有密切的关系,又相对独立。 |
电气管理 |
本模块包括电气预防性测试,电动机及控制回路、变压器互感器、高低压供配电的检修记录、故障事故记录、缺陷及整改记录,直流盘、UPS、调速装置、高压电缆、火灾报警装置以及其他电气设备的维护及故障事故处理,既与其他功能有密切的关联,又相对独立。 |
管理分析 |
本模块包括成本中心、 管理分析、能源管理三个部分。成本中心集中管理本系统中有关成本费用的信息,包括成本预算、成本发生、成本费用分析。经济分析是企业级有关资产价值变化情况与设备运行情况的统计报表与数据分析。能源管理是企业有关能源消耗情况的报表。 |
备件管理 |
本模块对备件资料(包括备件类别、备件品种、供货厂商、仓库分区、财务分类、存储形式、备件来源、出库用途),备件采购(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备件库存进出(包括入库单、出库单、转仓单、盘点),备件采购付款进行管理,同时可以通过查询和统计得到相关的表单。 |
系统管理 |
本模块根据使用者可操作范围进行限制设置,并能提供数据备份功能,包括系统设置、备份数据、系统管理、系统注册、数据传入和数据传出等。 |
基本管理 |
本模块将基本的信息集中在一起定义,其他各功能中可以从定义好的信息中引用,以达到信息规范的目的。 |
三、系统目标 |
■EAM2010系统,与设备管理现代化同步发展起来的,其管理思想主要融合了三类维修管理理念:
● 前苏联的计划预防修理
● 欧美流行的RCM(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日本的TPM(全员生产维护)
■EAM2010系统可使企业达到以下目标:
a. 改善工人的安全保障,促进规程的执行,减少停机时间;
b. 提高设备的可利用率和可靠性指标;
c. 控制运行维护成本,延长设备的生命周期;
d. 降低备件库存及备件成本;
e. 提高采购效率;
f. 更有效地配置生产设备、人员及其他资源;
g. 帮助企业更好地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符合行业和政府部门的法规。
■EAM2010系统的运用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
● EAM2010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资产管理,保证了服务质量。
● EAM2010对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采用包括PM与CBM的多种管理手段降低维护管理成本。
● IT技术的高效性与先进性,保障了服务的高效率。
● 提高生产能力和成本利用率,最大程度地优化设备资产的利用率和运行效率,延长设备寿命。
● 建立和优化设备管理和维修管理流程,全面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效益。
● 减少库存积压,减少维修保养劳动力成本,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方便协调生产与维修的关系,减少宕机率,满足顾客对时间和服务质量方面所提出的要求。
● 不断地将设备、库存消耗、时间及费用等各种经济技术指标的实际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分析,提高预测与决策能力,战略性控制支出项目,以达到良好的投资回报率。 |
四、系统应用范围 |
本系统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电力、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能源、冶金、港口、航天航空、轻工、建材、化工、采矿、电信、制药、食品饮料、交通运输、物业管理、公用设施与大型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所或设备密集型企业等行业领域。 |
五、系统运行环境 |
服务器
软件环境:Windows2000/Windows2003 Server/MS SQL2000/2005 Server/Oracle/Sybase/Informix
CPU:Pertium Ⅲ 600MHz以上
内存:512MB以上
硬盘空间:2G以上
工作站
软件环境:Windows2000/NT简体中文版/XP
CPU:Pertium Ⅲ 300MHz以上
内存:128MB以上
硬盘空间:1G以上 |